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关于抑郁,这些常识老师家长一定要了解!
发布时间:2021-11-15 | 点击数:5114
近日,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以下为答复原文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体艺提案〔2021〕452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
一、制定政策文件,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和教育部在一系列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预防抑郁症教育的文件中,都对青少年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明确将抑郁症定义为精神疾病。2019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宣传部、文明办、网信办、教育厅(委、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广播电视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共青团、妇联、关工委12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组织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将防治抑郁症作为试点特色项目,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二、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
(一)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部署。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教育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卫生计生牵头、综治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积极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推动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要在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建立协作机制;与民政、宣传、文明办、广电、网信、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一是在试点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加强协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利用影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科普知识宣传。
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抑郁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摄制作专业权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郁防治科普宣传片,普遍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
三是充分发挥专家队伍作用,深入学校、企业、社区、机关等,开展抑郁症相关公益讲座。
四是在公共场所设立或播放抑郁症公益宣传广告,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传资料。五是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的分布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等。
(三)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其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精神专科医院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1年10月15日
青少年抑郁症,不是“娇气”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郁症困扰。
据光明日报此前报道,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占2.0%。该调查历时近9年,对73000多名6—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和资料分析。
一些人可能不理解:年纪轻轻、正忙着读书或刚工作没多久的小年轻,怎么就抑郁了?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还没有完全定型,相对于成年人会更加活跃,也更易于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与学业的压力,面对挫折他们又往往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抑郁。
各位老师家长,您一定要重视青少年抑郁症,不能把它当成孩子的一种情绪,这不是孩子在耍性子、在撒娇,这是一种疾病。
青少年抑郁症表现有哪些?
当孩子有以下表现时,
家长一定要注意!
情绪反常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表现为沉默寡言、心灰意懒,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严重的患者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无法自控,忍不住哭泣,性格变得越来内向、偏执、不愿见人,有时又烦躁不安、乱发脾气、容易冲动。
不良暗示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里发生的,当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接触到令自己敏感的事物时反应激烈,比如学校、班级、试卷,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当离开这些环境时就会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是患者有意识的不良猜测,比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等。
失去兴趣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睡眠不足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通常会睡眠不足,有厌食表现,进而导致体重下降。
反抗父母
有些孩子经常受到父母严厉的管教,或缺少家庭的温暖,性格变得抑郁。当年龄稍大以后,敢于和父母“对抗”,处处和父母对立。轻者就是懒于起床、吃饭,不收拾房间,不和父母说话;严重的患者则会大哭大闹,离家出走,甚至有自杀行为。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陷入抑郁?
首先,无论是训斥也好,气话也好,不要否定他的存在。
小编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父母对你说过的话里,对你伤害最大的是哪一句?
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早知道你现在这样,当初就不该把你生出来。
您知道吗?这句话对孩子内心的杀伤力,绝对是核弹级别。因为它不只否定了孩子的学习,还把孩子自身的存在给否定了。在抑郁症的症状中,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疑惑往往是陷入抑郁的恐怖螺旋的开端,既然我的存在是失败的,那我又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要求痛苦地活下去呢?
大多数的孩子还处于世界观没有成型的状态,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自身的定位,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最亲近的人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孩子的心理势必会受到严重的损伤。这种心理创伤是会跟随孩子的一生的,而且往往会成为抑郁情绪的导火索。
其次,家长要多鼓励,多和孩子交流,为孩子创造更多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帮助孩子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苦闷,。
最后,家长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一门心思抓孩子的学习,要适当增加文体活动,帮助学会自我放松,使生活丰富、充实。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散心,做到少问多看。
对待青少年抑郁症,应该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
寻找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尽早发现抑郁症的症状,尽早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就能走出抑郁的阴影。
来源: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方网站、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微博